【拓展阅读】第14章 保险科技

2023年07月30日 20:39  点击:[]

第十四章   保险科技

【学习目标与重点】 了解保险科技的定义、特征;掌握保险科技的市场主体;熟悉保险科技产业链四大方向;分析判断保险科技的当前发展态势;了解保险公司现有的IT产业链及其构成;能够分析判断保险科技的当前发展态势。



【案例14-1】

11分钟 阳光人寿极速完成一笔医疗保险金赔付

客户范女士因工作原因无法到公司申请理赔,阳光人寿绍兴中工作人员通过“智慧宝”App提出理赔申请,并将二维码转发给范女士,范女士在收到二维码后,通过人脸识别并电子签字确认。随后,范女士就收到了医疗保险金,全过程仅用时11分钟。


第一节  保险科技概述


目前,我国保险业正从相对粗放经营逐步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新技术在保险领域的应用日益深化,影响着保险业的传统发展模式,强力驱动保险行业发展转型。保险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已成为行业发展新燃点,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渗透到保险业务流程与各类场景中,从底层逻辑上重塑保险生态价值链,正在逐步改变着保险行业的生态。

一、保险科技的定义和特征

保险科技是金融科技一个重要分支领域,是指保险业运用创新科技来设计新的产品与解决方案、改善流程及运营效率,提升客户体验和满意度。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的定义,金融科技指技术带来的金融创新,它能带来新的业务模式、应用、流程或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保险科技是金融科技在保险行业的应用范畴,所采用的底层技术与其他金融领域类似。保险科技既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普遍适用于金融服务诸多领域的基础技术,也包括和保险行业应用场景结合相对更加紧密的车联网。无人驾驶、基因诊疗、可穿戴设备等应用技术,融合了情景化营销、共享经济等热门话题和发展趋势,改良了保险生态、扩展了保险市场,在应用中具有巨大前景。

随着近年的科技进步和网络普及,保险产品的服务范围和形式进一步拓展,新型保险平台、科技初创公司等也想要分保险科技 “一杯羹”,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推进保险行业创新发展的有八大核心科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与移动技术、虚拟现实 (VR) 以及基因技术。(图14-1)




图14-1  推进保险行业创新发展的八大核心科技

按照推进保险行业创新发展的科技方向,保险科技可以分为以下三类:打通保险线上销售的保险科技、驱动保险业务升级的保险科技及生态系统产品创新的保险科技。打通保险线上销售的保险科技主要应用于传统保险企业,驱动保险业务升级的保险科技主要应用于互联网保险企业,生态系统产品创新的保险科技主要用于保险相关的生态系统。

从发展特点来看,保险科技发展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数据采集是最重要的生产力。在科技保险时代,无论是简单的车险还是复杂的寿险,都将进入一个精准定制化时代。而对于这种“精准定制”来说,无论是销售环节,还是保险产品制造环节,都需要“数据采集”这个前提条件。

二是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是核心竞争力。技术一方面使保险公司在精算、风控和定价能力得到优化和提升,另一方面在保险产品支付、操作、承保、理赔等流程上提升了行业的生产力。

三是更多行业外资源得到整合和优化。处理能力解决的是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等保险前端销售问题。服务能力考验的是保险消费者的售后服务体验,未来保险业的服务将不仅体现在单一的理赔环节中。保险经营者会更多地将目光投向与保险产业链相关的上下游企业,打通产业闭环,不仅可以提高产业协同效应,而且能够提高消费者的服务体验。


【拓展阅读】14-1

众安保险:借助保险科技创新 在产品端、服务端进行数智化赋能尝试


作为一家互联网保险科技企业,众安保险不仅把互联网当作销售保险产品的平台,更聚焦保险科技新趋势,将数智化作为坚持和发展保险科技、推动保险业继续前进的“必修课”,通过产品、服务等方面的数智化布局,让互联网保险科技发展既有速度,更有温度。

面对保险产品创新力不足,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等情况,众安保险深度挖掘用户需求,以保险科技驱动,进行新产品开发,并在基本保障服务之外,对产品设计、流程体验、技术驱动等进行升级迭代。比如,众安互联网宠物险产品便运用AI脸部识别技术和支付宝宠物鼻纹智能识别技术,提升投保效率和投保体验,宠物主只需上传符合要求的宠物照片,就可为爱宠建档、投保,识别成功率超99%。

同时,众安保险以沉淀的保险科技为支撑,根据不同消费场景,创新推出“碎屏险”产品。截至目前,众安存量机碎屏险保费规模位居国内前列。此外,众安保险还以“保险+科技+安全”创新模式,为企业提供基于网络安全保险的主动安全合规、主动风险管理、主动安全运营等一站式服务。

除此之外,众安保险数智化产品“全家福”也表现不俗:集智经营分析平台能帮助提升信息效率、资源效率及决策效率;智能在线客服系统通过机器人与人工坐席的协同服务,辅助企业提升客服领域用户体验,低成本解决大量咨询问题;“CIREO挖掘鲸”用户交互挖掘平台让会话分析简单轻松、快速上手。

众安保险还秉持着“科技驱动金融,做有温度的保险”的使命,优化保险科技服务流程,用科技驱动业务发展、拓宽用户服务的护城河,实现服务数智化——升级线上服务效率,降低用户在理赔等待中的焦虑感,推动互联网保险理赔服务“加速度”;将智能客服引入保险服务流程,实现虚拟数字人与5亿用户的情绪共振;在用户需求推动之下,众安保险还带来数字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以无界陪伴,让更多人得到“普惠”保障。

从互联网宠物险、碎屏险到网络安全保险,再到数智化产品、数智化服务,众安保险在深度挖掘用户、精细化运营、数智化赋能等方面做了巨大投入,“温度与速度”两手抓,点燃互联网保险科技数智化发展“新引擎”。未来,众安保险将继续坚守做有温度的保险初心,在创新产品、优化体验、提升服务等方面做出更多数智化实践,以保险科技加成每一份守护。

众安保险不断探索区域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多种前沿技术,秉承“保险+科技”双引擎驱动创新基因,设计个性化定制的产品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日前,众安保险上线了自主研发的IFRS17计量子账系统,并通过内部保险业务验证,这也是国内率先自主研发及验证这一系统的保险机构。据了解众安IFRS17计量子账系统具备数据管理、初始确认、假设管理、核心计量、子帐、报表等核心功能,实现系统灵活配置、多计量版本、多账套的设计方式,充分运用保险科技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而在理赔服务流程当中,众安也推出了便捷的“智能理赔”,让用户可以更加简单地完成理赔。通过保险科技赋能,众安保险的智能理赔可以实现平均28秒内完成一个理赔结案,95%理赔实现线上申请,客户获赔等待时长同比减少57%。众安保险也凭借着出色的保险科创新实力入选《2021胡润中国500强》榜单。

资料来源:新浪新闻.

https://news.sina.cn/sx/2022-09-16/detail-imqmmth.d.html?vt=4.2022-09-16

保险科技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众安保险坚持创新打造便捷服务.

https://www.sohu.com/  2022-01-31

二、保险科技发展历程

全球整个保险科技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5年以前):发展改造阶段。主要体现为保险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等手段对传统业务系统进行改造和升级,提高保险机构经营效率。2005年之前,新增保险科技主体主要为互联网技术供应商、数据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数据安全)类公司。

第二阶段(2005-2010)年:发展增加阶段。2005-2010年,保险科技公司总数增加到1000多家,融资总额增加到近300亿美元。这几年主要发展的是和保险核心相关的机构,包括有关理赔管理、寿险养老金、储蓄等的机构和大数据分析公司。

第三阶段(2010-2017年):发展高速阶段。这更多体现了保险核心相关业务和保险中介(分销机构)业务的高速发展,包括车险、房屋险业务规模爆发式地增长。2012-2017年底,国内成立200余家保险科技的创业公司,其中包括互联网巨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和京东等,保险科技行业发生的私募股权交易总金额超过113亿元。

第四阶段(2017年至今):发展重构阶段。2017年被业内称为“保险科技元年”。2017年除中国内地外,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共有217家互联网保险公司或保险科技创业公司获得了投资,创业公司涉及的类型包括新型保险公司、第三方销售平台、To B的解决方案、创新险种和新技术应用等。

【拓展阅读14-2】  

保险科技元年


2017年被业内称为“保险科技元年”,保险科技有效拓展了我国保险行业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在深刻改变着竞争格局和生态,总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初创主体数量创新高。我国保险科技的初创企业不断快速增加,2017年底达到将近200余家。二是投融资交易异常活跃。2017年我国保险科技行业发生43起融资,总额达16.08亿人民币,大额融资事件持续增多,单次超过1亿元的融资达到8起。三是互联网公司对保险的热度持续升温。截至2017年年末,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科技公司陆续入股11家拥有保险相关牌照的公司。四是科技深度赋能保险业趋势愈加明显。保险科技的重点布局,历经2015年的综合销售平台、2016年的管理型总代理,2017年逐步向场景定制、车联网技术服务、网络互助平台等领域转变,保险科技逐渐渗透应用到保险经营和管理的各个流程环节,科技价值不断彰显。

保险科技发展呈现出以下四大趋势:

  一是数字化驱动。保险行业“数据资产”理念逐步加深,保险数据体系更加完备,同时,保险行业内外数据开放、共享与流动愈加活跃,数据管理和应用模式不断革新,保险数据产业链条更加完善,数字化转型驱动保险运营与服务不断升级。

  二是商业降维。保险科技领域的新兴主体和初创公司通过在核心技术、成本、管理、人才或地域方面树立独特优势,新生主体可实现对传统主体的“降维攻击”,与之进行有效竞争与挑战,甚至由此改变行业和市场格局。

  三是融合创新。无论是技术进步,还是模式创新,都要与保险行业经营场景有效融合,真正解决经营的痛点和难点,才能凸显科技创新的核心价值,充分发挥创新对于保险发展的最大助推作用。

  四是合作共赢。保险公司之间,在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也逐步由竞争转向合作,力求共同应对转型挑战与创新变革风险,共建基于保险科技的全新保险生态系统,实现共赢发展。

  在科技推动保险业效率变革方面,一是改变保险产品研发与定价模式,有效提升保险精算的水平和效率。例如,在采用基于保险科技的“退货率联动机制”定价模式后,众安在线的退货运费险较采用新技术之前,综合成本率和赔付率分别下降至92%和77%。二是革新定损理赔管理模式,综合提升理赔服务与管理效率。基于物联网、图像识别、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有效应用,可对理赔案件进行智能审核、校验和处理,实现保险理赔的智能化定损和数字化核赔,确保理赔数据处理的自动化、核赔理赔的高效化和准确化。

  保险科技大都是外源性技术创新,且门槛高、投入大、周期长,因此,与创业公司、科技公司等开展深度合作,成为很多保险公司提升保险服务内在价值的优选路径。

资料来源:周延礼.保险科技正显现出四大特征与四大趋势[EB/OL].2018-05-23.新浪财经.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8-05-23/doc-ihawmauc1606733.shtml

三、保险科技的意义和作用

(一)保险科技的意义

1.降成本积极运用科技能的企业能够优化综合成本率,预计到2025年,一家积极运用保险科技能的中型财产险企业可以收获营销渠道优化、合理定价、反欺诈、流程自动化、人力替代等诸多因素带来的实际收益,在不考虑市场竞争因素的情况下,保守测算企业能够优化6.6%~8.9%的综合成本率。同时,优化掉的成本能够重新投入到市场推广和用户服务提升上,从而使保险公司提高市场竞争力、改善经营状况,实现高质量发展。

2.增效率实现保险的普惠化,并改变达和连接方式。正如金融科技对支付、理财、消费金融等传统金融场景作了重新定义一样,保险科技的渗透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整个行业。在这一进程中,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保险企业和保险科技公司为行业带来“普惠”“触达”和“连接”的改变,而保险产品的普惠化、达方式的变革、服务体验的改善、连接感的提升都能够从根源上逐步解决中国居民保险意识弱的问题,提升国民保险意识。

(二)保险科技的作用

1.微观层面:助力保险业务创新升级

保险科技的应用对保险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在产品设计、营销、承保、理赔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优化产品设计。保险科技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实现客户风险状况与其自身保险成本的动态平衡。大数据技术通过对客户数据的深入挖掘,发现客户风险本质,从保险公司定价不精准风险识别不到位等方面进行改良优化,从而开发出适合特定客户群体的保险产品,提升整体经营效率并扩大利润空间。此外,保险科技还可以激发客户自身的风险意识并为客户设计和寻找匹配场景风险的产品,提升用户黏性。此外,新技术的应用还带来了一些传统精算技术难以实现的新型保险产品,如防癌险、熬夜险、中秋赏月险等丰富了保险产品的品种,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保险意识

(2)开辟销售渠道。利用保险科技,通过充分整合保险行业内外部数据信息,特别是社会化和第三方数据,精确勾勒客户画像,在客户分群细化的基础上,开展服务流程完善和再造,制定全渠道可达的精确营销规则和策略,提供差异化的保险服务和保险产品,同时建立精确营销效果评估及持续优化机制,形成从分析、策划,到执行、评估的精准营销闭环管理系统,不断改善客户体验,打造良好的营销口碑和品牌形象。截至2017年年末,超过80%的保险公司通过自建官网、移动App、与第三方平台合作等方式,开展产品展示、比价销售、精准营销、020模式,开辟了新的保险销售渠道。2012-2016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从106亿元增长到2299亿元,增长20.7倍,占总保费的比重增长到7.43%

(3)提升后续服务水平。除了在产品开发、营销方面的改善,保险科技还提升了保险产品的后续服务水平。目前,中国平安保险公司、蚂蚁保险公司等,将人工智能算法、云计算等技术纳入保险理赔环节中,极大地改善了传统理赔环节程序冗杂、过程慢、纠纷多的问题。例如,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推出的“智能保险”产品融合了人脸识别、语音语义识别、声纹识别、微表情等17项核心技术,从保单制跨越实名制直接到达“实人、实证、保单”三合一的“实人认证”。平安智能认证投入使用后,新契约投保退保率降1.4%,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4%。投保时间可缩短30倍,双时间缩短3/4,质检成功率提升65%。而理赔难的问题则通过实人认证技术结合线上智能化,处理时效由3天缩短至30分钟,由此带来的客户满意度提升使保单加保率提高了一倍。同时,智能认证技术可覆盖保险公司90%以上客服环节,公司的服务效率得到质的飞跃。

(4)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保险科技的应用还能有效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逆选择、恶意投保等风险。基于以往保险理赔案件处理情况,同时对接人民银行征信数据、公安部门数据、芝麻信用大数据应用等行业外相关有效参考数据,利用保险科技,保险业可以建立适合行业实际的反欺诈模型,将保险欺诈案件中的相关特征和要素,通过系统化的方法,以一种定量方式来评估案件欺诈风险的高低,进行理赔欺诈分析,并在实践中根据案件欺诈情况,自动对模型进行反馈,在模型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形成新的规则,对反欺诈模型进行再调整与再完善,不断提升反欺诈模型的有效性,提升保欺诈案件识别的准确性逐步打造自动化、智能化的保险反欺诈新生态。例如,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通过建立智能反欺诈平台,调查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30%左右,通过调查,命中率提高了 30%而对欺诈行为的拒赔额提高了60%,平安产险公司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2017年减损超过19亿元,同比提升74%。可见,保险科技的应用大大减少了保险公司的不必要损失。

从实际落地情况来看,保险科技在产品研发环节的应用程度相对较浅,主要是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辅助精算师进行风险定价以及定制化产品开发。在保险营销环节由于其痛点较多并且业务场景更有利于AI大数据等技术的落地,因此成为目前保险科技落地最多的环节。而在核保和理赔环节,保险科技的价值在于帮助企业提高风控能力和效率以及改善用户体验,而这也是保险企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2.宏观层面:促进保险业新生态形成

保险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在某种意义上重新定义了保险服务的方式,促进了保险业新生态的形成。目前来说,主要有以下两种新模式。

(1)通过保险服务连接其他基础服务。得益于保险科技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可以以自身提供的保险产品为纽带为客户提供一系列相关基础服务,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有效降低风险,实现双赢例如,由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开发的“国寿i系列”移动互联应用,聚焦“衣、食住、行、玩”等多场景,除了保险外,为客户带来更多维度的服务。还有平安车险公司,为车主提供投保通道、理赔进度、违章查询、交通状况、汽车维修以及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信息,涵盖了车主的车保险、车服务、车生活。

(2)整合保险上下游产业链。另一种新的保险生态模式是以保险产品为核心,提供比较全面的与承保风险相关联的服务,建设成完整的保障框架,提升保险服务水平。例如,泰康在线保险公司通过“养老与寿险、医疗与健康险、资产管理与退休金”三个闭环将对客户的服务进行深度整合,提供养老、医疗、投资等一揽子服务,泰康在线保险公司帮助投保人实现更健康、更长寿、更富足的退休生活。泰康在线保险公司养老社区的实践离不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如结合老年人多维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提供医、养等多方面的个性化、智能化服务,打造养老信息化生态。

四、保险科技主体

(一)保险科技主体的类型

保险科技主体按照机构类型分为传统保险公司、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代理/经纪)、互联网巨头和专业科技公司五类。保险公司包括传统的保险公司和互联网保险公司。不同规模的传统保险公司在保险科技的布局上有较大的区别,头部大型保险公司在科技上的投入较大;互联网保险公司的历史包袱较小,可以采用比较新型的技术架构以及轻资产的运营模式。

1.传统保险公司

金融机构中,保险公司在关注金融科技方面表现最为积极,据有关统计,2017年,已有45%的传统保险公司已与保险科技公司建立合作关系,高于2016年的28%。以保险科技驱动创新将成为保险业新常态。保险公司增加大数据分析与移动技术的投入,对人工智能、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等新兴科技进行投资,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已经应用于后台运营。人工智能让理赔及承保决策过程变得精简,也让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从简单事务中解放出来,更加专注于需要人为判断的决策工作。

传统的大型保险公司,如国寿保险、人保、泰康在线等公司纷纷整合了原有的科技资源,大力发展保险科技。中国人寿提出了“数字化转型”;国寿保险公司开发的“国寿i系列”移动互联应用,聚焦衣、食、住、行、等多场景;中国人保则在2016年就启动了科技化战略转型,并在2017年初与其他企业合资成立了子公司——爱保科技公司,旨在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保险流程重新梳理和再造,其开发的智能定损等人工智能科技降低保险企业 16%~22%的综合成本率,在养殖领域应用生物识别技术,有效识别保险标的、防范保险欺诈,准确率达94%;泰康人寿成立了大数据部,在互联网方面,推出微信投保、将保险服务全环节6大类39项功能搬至网络平台,推出各种管理App。在数据化方面,2013年泰康在业内率先推进大数据应用实践,基于Smartbi推出了大数据核保、理赔服务,下定决心解决销售误导、理赔难、体验差的行业痛点。其他传统保险公司如平安、太保等也都以保险创新为核心,从不同角度推进保险科技发展,提升了保险服务水平。

2.新型互联网保险公司

保险科技的发展解开了未来巨大保险市场的一角,除了大型的保险公司外,其他小型保险公司也结合自身优势,在细分领域精耕细作,发展保险科技,同时一系列新型互联网保险公司也应运而生。

2016年开业的易安保险公司,作为互联网保险的新兴公司,以保险科技作为战略定位,坚持“IT 信息技术+DT数据技术”双核驱动,布局大数据分析平台、AI实验室、区块链实验室等创新科技项目,以“产品工厂+数据工厂”为桥梁无缝连接业务的前中后三端以及外部合作接口,实现IT技术与保险业务的深度融合。目前走在行业前列的众安在线保险公司,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致力于服务新生代人群,为其提供生态导向型保险,立足“小额、高频、海量”的产品形态得以短时间内覆盖大量用户。此外,在应用的基础上,众安在线保险公司已经开始进行科技输出,目前安在线保险公司旗下子公司安科技已经形成囊括保险科技、商保开放平台、中小银行场景、人工智能大数据开发以及区块链等五大商业产品线,致力于为其他保险、金融企业提供科技服务。

3.大型互联网企业

保险科技的巨大前景同样也吸引了大型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京东等大型互联网企业结合自身的用户流量数据优势,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设立保险公司等方式布局保险业。

百度公司早在 2015 年,就宣布与安联保险公司、高资本集团发起成立百安保险公司,随后在2016年,百度公司与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发起设立新的互联网保险公司,聚焦于汽车保险及相关服务,致力于成为国内首家真正基于大数据的科技型互联网汽车保险公司,依托百度公司的大数据、地图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科技与保险业务的有机融合。阿里巴巴主要以电商场景为优势,以蚂蚁金服为媒介切入保险产品,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服公司在成立第二年便正式进军保险行业。在内部搭建保险部门的同时对外投资多家保险机构。2015年,蚂蚁金服成立了保险事业部,整合淘宝、支付宝等多个电商平台的保险业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系统的“联网保险平台”。腾讯则以流量为优势切入保险业。腾讯与英杰华集团、高资本集团达成协议。共同投资入股香港英杰华人寿。2017年10月,腾讯联合台资企业富财险公司成立的“民保险代理公司”保监会批准,腾讯股57.8%,成为“民保代”的控股股东,腾讯因此成功斩获第一张自有保险牌照。此后,腾讯更是加紧在保险领域的步伐,依托微信、QQ等平台开展保险业务,2017年11月,腾讯开发的保险平台——微保WeSure在微信App正式上线,此外,在微信端的“理财通”中也有保险产品。

4.其他第三方平台

各保险公司、互联网公司大力发展保险科技,对保险科技的研发需求还吸引了一些第三方科技公司参与其中。

2018年7月,深圳数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成立阿礼保保互联网保险第三方平台。并与某大型保险企业达成合作,致力于用更加智能的方式进行保险产品定价,同时为客户提供更有效率的保险服务。阿礼保保互联网保险第三方平台将不仅仅是保险消费的入口,更会将场景数据、营销数据、理赔数据打通,从而指导保险产品智能定价,为保险公司提供产品设计、流程再造和商业模式融合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议,从而使平台自身价值得到极大提升。

【拓展阅读14-3】  

国内保障模式创新——以e互助为代表的网络互助平台受助案例

e互助作为国内第一家网络互助平台 ,2014年上线,首创网络互助模式,作为中国国内保障体系的一部分,e互助等平台是社保与商保的补充,加入平台的会员,在健康时守护别人,在患病时得到其他会员的资金资助。截至20217月,e互助平台累计互助人数已超6400人,累计互助金额超9.7亿。

(二)保险科技主体的发展定位

一是互联网保险公司。如国内的安保险公司、安心保险公司,美国的 Bright Health 公司,印度的Digit Insurance公司等。

二是场景定制类公司。如国内的保准牛、量子保等保险平台,美国的按需购买保险产品的Trov公司,美国专门为摄影师、私人教练提供保险的Next Insurance公司。

三是针对消费者的综合销售平台、比价平台。如国内的慧择网、车车车平台、印度的 Polieybazaar公司。

四是为保险公司提供数据服务的公司。如国内的提供车联网技术服务的OK车险公司、四叶草车险公司,提供理赔管理服务的和金在线公司,印度提供医保数据整合的Practo公司,以色列提供汽车数据云服务的Otonomo公司。

五是专门的代理人展业工具、网络互助平台、保单管理、职能投保等机构。

(三)保险科技主体的业务途径

保险科技主体按照经营路经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专业保险机构。包括传统保险公司和互联网保险公司。传统保险公司将保险科技提升至战略高度,中国人保、平安保险、国寿保险、大地保险、泰康在线保险等公司先后推出全新数字化战略;2013年首家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安在线保险公司注册成立,随后泰康在线保险公司、安心保险公司、易安保险公司试点成立。

第二类是为保险中介机构(代理和经纪机构)提供展业服务的公司。ToA公司通过科技手段为代理人群体提供更有效的展业工具。在国内如保险师、保保险、超级圆桌、e家保险、i云保等已成为行业领军者。

第三类是为保险机构科技发展能的机构。能保险公司为保险企业各个业务环节提供科技的支持,从而促进其业务转型及运营效率的提升;“线上+线下”场景切入,尤其针对互联网流量场景和特定群体场景,如退货运费险、航班延误保险、中小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等。

第四类是客户服务类机构。主要为客户提供综合销售或比价销售平台,帮助客户根据需求匹配最佳保险产品;MGA即管理型总代理(Managing General Agent),此类公司提供产品设计、营销以及客户服务等全链条服务,并与直保公司共同承担承保风险。


五、保险科技关键技术

(一)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了保险智能化水平,改善了交互体验。落地应用为智能客服。(1)智能客服。基于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等技术实现的智能客服提供7*24小时在线服务,及时响应客户需求。(2)智能保。通过知识图谱技术建立的核保规则,能够关联核保因子,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推理,更容易维护和解释。(3)智能保。通过测评、问答等交互形式获取用户风险信息,基于算法模型输出用户风险画像并量身定制风险保障计划,推荐合适的保险产品。(4)智能理赔。在线判断受损部件、受损程度,通过知识图谱技术应用,自动推荐维修方案并精准计算出赔付金额。(5)能代理人。人工智能能代理人员、培训、展业等场景,提升留存指标,包括人工智能培训系统、甄别、面谈工具。

(二)区块链

区块链在产品开发、风险防范、流程优化和相互保险等领域具有应用价值。(1)身份识别。通过不可更改的身份证明信息降低保险欺诈风险。(2)智能合约。智能合约能够完成理赔处理的自动执行,对于客户来说,这是一种可靠且透明的支付机制,而且智能合约能够用来强化具体合约规则。(3)相互保险。利用区块链重构信任的基本特点,破解相互保险的信任难题,细化不同群体的风险特征和风险分散诉求,提升成员之间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从而创造一个更加公平、透明、安全和高效的互助机制。

(三)大数据

大数据改变传统保险的定价、营销、核保方式。(1)精准定价。更多维度的数据能够作为风险因子指导定价,从而提高风险定价的精准度;产品快速迭代:大数据评估上市产品的实时销售数据、赔付情况、市场反馈等信息,及时更新迭代产品。(2)精准营销。结合用户画像和推荐算法,将合适的产品推荐给合适的用户,实现购买转化率的提升。(3)能代理人。通过大数据分析,帮助代理人在展业前了解目标用户的保险需求,并有针对性地推荐保险产品。(4)反欺诈。建立实时的反欺诈规则引擎,通过大数据关联分析识别骗保行为。

(四)云计算

云计算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的力支持。(1)峰值处理需求。互联网保险的兴起导致保单数量激增,给保险行业带来了高并发的流量,而保险企业接入互联网渠道开展营销活动则对峰值处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传统互联网技术架构无法满足.(2)力需求。保险企业需要依托于云计算来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动态分布和调配,以支持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高运算量的需求。(3)灵活部署需求。保险业正走在创新化的道路上,面对越来越灵活多变的市场需求,云计算能够帮助保险企业实现业务快速上下线以及产品的更新迭代。

第二节  我国保险科技发展现状


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与保险业结合,发展保险科技,是近年来保险创新的主要动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试验,我国的保险科技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保险行业已经步入由科技撬动发展的新阶段。科技不再是简单的产品设计的技术支撑,更是对保险产品设计、市场销售、核保规则、理赔风控和投资管理全链条的创新。

一、我国保险科技发展进入新阶段

一)技术进步推动保险科技从原来的渠道能转向基础设施层面(中后台创新)的变革

保险科技对保险业态的改变已从表观到中间层再逐步转向基础设施层。首先,保险公司核心在于销售渠道,早期保险科技主要聚焦渠道变革;其次,由渠道变革转向由新技术带来产品和服务创新以及资产流动性的解决方式变革;最后,新技术将作用于基础设施层面的变革,为交易提供支持的环节得到显著提升。

(二)保险科技投融资金额持续提升,且融资重心向成熟期的保险科技企业转移

2019年,全球保险科技投融资金额增长显著。自2015年起,全球保险科技投融资金额开始快速增长,2018年、2019年全球保险科技投融资金额分别为38.9亿美元61.6亿美元,2019年同比增速高达58%。保险科技领域投融资已进入井喷阶段。2019年全球和中国保险科技投融资金额同比增长了58%、24%,融资重心向成熟期保险科技企业转移。

【拓展阅读】14-4  

保险科技投融资情况

国际保险科技投融资情况

保险科技投融资活动主要集中在美国、英国和中国。2020年第二季度,美国英国和中国的保险科技投融资额占全球比重分别为48%8%5%。此外,全球保险科技投融资有地理多样性的趋势,其他国家保险科技投融资活跃程度较过去有明显提升。

全球保险科技投融资重心从种子轮和天使轮投资转向成熟阶段。2012-2020年第二季度,单季度种子轮和天使轮占比分别为38%18%,下降了20个百分点,而C轮投资占比则从6%提升至11%

国内保险科技投融资情况

国内保险科技融资金额持续增加。国内保险科技发展与全球步伐一致,2015 年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17 年稍有回调,但1亿元以上高额融资事件的数量持续增长。2018 年和2019 年保险科技融资额快速增长,高额融资事件占比进一步提高。可见在金融科技普遍面临强监管的背景下,保险科技依然保持较高的资本热度。

中国保险科技投融资逐步向成熟期过渡。2012-2016年,国内保险科技投融资事件以天使轮投资为主,2017年开始B轮投资和C轮投资占比显著提升。2020年美股保险科技公司掀起上市潮。20202月,慧择保险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

同时,保险科技创业公司以其创新能力正在为行业不断注入活力,在业务模式上大致可以分为:面向代理人赋能、专注企业团险/场景定制、保险代理平台和为企业提供保险技术服务。经过数年的发展,当前各个细分赛道已经有企业发展进入成熟期,预计未来3~5年保险科技领域将迎来创业企业的上市窗口期。

相比海外保险科技发展,中国保险科技在投资数量、金额、领域等方面均处于起步阶段,但行业发展迅速,蕴含广阔市场空间。

资料来源:未来智库. 新浪财经.保险科技行业深度解析:资本逐鹿,风口已至

[EB/OL].2020-08-12.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stockzmt/2020-10-08/doc-iivhvpwz0934438.shtml

国外融资信息

Sayata拓展A轮融资。保险经纪机构和保险公司营销服务商Sayata宣布,该公司在五个月前筹集的1700万美元的基础上,又获得了3500万美元资金,A轮融资总额为5200万美元。此次追加融资由Pitango GrowthHanaco Ventures领投,之前的投资者Team8 CapitalVertex VenturesElron VenturesOurCrowd也参与了投资。

Ascend获得2.8亿美元的股权和债务融资Ascend是一家提供融资、收款和应付账款的保险支付平台,在A轮股权融资中筹集 了3000 万美元。同时,Ascend通过其由Hudson Structured Capital Management (HSCM) 支持的平台获得了2.5亿美元的债务,以为保险费贷款融资。

Descartes Underwriting完成1.2亿美元融资Descartes Underwriting完成了1.2亿美元B轮融资,由Highland Europe领投,参与融资的包括EurazeoSerenaCathay InnovationBlackfin Capital Partners以及新股东Seaya VenturesMundi Ventures。该公司主要是提供涵盖所有自然灾害和新兴风险敞口的产品,其参数化保险解决方案利用结合人工智能的新数据源来挑战传统保险模式。

巴西保险初创公司180°Insurance 完成3140万美元融资。巴西保险初创公司180°Insurance 已完成由8VC领投的3140万美元A轮融资。DragoneerMonasheesAtlanticoQuartzNorte参与这轮融资。这家初创公司成立于2020年,通过B2B2C模式运营,为公司提供数字化销售保险的解决方案。一个例子是,该公司与停车应用程序 Zul+合作,提供一种按需保险产品,涵盖停在街上的汽车中的个人物品。

资料来源:朱凯悦.零壹保险科技双周报(1.24-2.6):众安保险推出首款全覆盖式网络安全保险;镁信健康与美年健康达成全面战略合作.零壹智库.

2022-02-08.https://www.01caijing.com/finds/details/310750.htm

(三)国内监管鼓励并规范保险科技的发展

保险科技的核心理念是科技服务于保险,保险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不仅给保险业发展提供了动力,同时也暗藏着诸多风险。监管科技能有效地对保险业特别是新型保险公司进行监管。监管部门以互联网新技术为基础,对保险公司的各个业务环节加强了监管整合多维数据,提高监管的效率。行业监管政策体系逐步建立、完善,推动了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保险科技产业链四大方向

总体来看,按照保险经营参与环节的不同,当前中国保险科技产业链存在四大方向,即销售端创新、产品创新、中后台创新、模式创新。

销售端创新。通过将互联网流量转化为销售保单,替代通过代理人或者其他中介渠道客的传统模式,如水滴公司、慧择保险公司、保险师软件。产品创新。互联网保险独有的创新型产品和服务(如安保险公司开发的百万医疗保险产品)或基于互联网场景的新产品和服务(如华泰保险公司开发的退货运费险、手机碎屏险)。中后台创新。中后台创新包括承保、风控、理赔、运营、客服、数据应用等,即除销售以外环节的线上化和技术应用,用以控制理赔成本、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用户体验、挖掘数据价值。其商业模式主要包括精准定价、帮助理赔和风、云服务与数据服务、基于新技术的新型健康服务。如爱保科技公司。模式创新。模式的创新表现为互联平台的出现,其是平行于整个保险产业(包括传统保险和互联网保险)的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如水滴公司、相互宝互助平台等。

近年来,在金融科技浪潮推动下,全球主要保险市场和保险机构得益于科技能,实现了业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目前,我国保险业正经历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换的重要转型升级阶段,科技是推动保险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也是推进保险业动能转换及转型升级的关键。科技推动了保险业高质量转型升级,科技为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条件。以新肺炎疫情对保险营销冲击为例,“保持社交距离”的营销方式就倒逼了保险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科技能就加快了保险科技应用的水平,进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预计“十四五”期间,“新基建”建设的成效,将会极大地推动我国以5G网络建设为基础的数字技术生态及数据产业链的构建,进而数字技术能金融与相关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价值链融合,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将惠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金融业也将从中受益,并借助于此次科技及政策红利实现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保险科技的发展已步入科技深度能保险业的新阶段。在这一保险和科技深度融合的阶段,科技的运用体现在业务的各个险种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

三、保险科技新特征

在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通过对保险业务流程的全面深入,改变了产品形态与服务交互方式,推动保险科技呈现新特征:

  一是保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突破,推动行业信息化水平升级。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保险业专门成立了一家负责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运营的公司(中国保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建立了行业级数据共享的新格局,搭建了保险业与其他行业信息交互的新桥梁。

  二是保险产品数字化、智能化趋势明显,多家保险公司发布了保险经营管理数字化转型战略。在大数据风控、网络安全、反欺诈、精准营销、智能客服等方面发力。

  三是保险数据资源价值凸显并不断释放。保险业把数字资产作为最重要的资产,数据技术作为信息管理最重要的工具,数据库作为行业基础性战略资源储备。保险业正持续夯实统一、安全的数据基础,完善产品创新机制,用新技术创造新的商业模式。

  四是保险科技打造全新保险生态圈。随着保险科技的迅猛发展,大型互联网企业、专注于能险企的科技服务公司、各类基于互联网的中介平台、与保险科技紧密相关的通信、汽车零售等行业纷纷加入保险布局,保险产业链不断得到扩展,保险生态圈得到不断扩大。

  预计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可为保险业发展带来全新契机,多种呈现出指数级发展的技术创造和拓展了新的风险管理需求,为保险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可以说,一个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信息技术基础,由传统保险公司、大型互联网机构、保险科技初创企业及监管机构等多元主体共同组成,以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更好地服务人民保险保障需求的保险科技创新新生态正在逐步形成。

  但我们也要看到,保险科技的发展也面临数据与技术应用、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安全及监管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未来保险科技的发展,要从多方面着手,要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对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作用,不断助力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要积极应用保险科技提升保障水平和效率,促进保险业进一步回归保障本源;二是要加强底层技术研发力度,增强自主知识产权建设;三是要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保障制度,引导网络安全险市场发展;四是要合理布局云计算,推动行业级基础设施建设;五是要推动金融科技监管与时俱进,不断健全金融科技监管体系。


【拓展阅读14-5】

保险科技已步入深度赋能保险业的新阶段

   近年来,在金融科技浪潮推动下,全球主要保险市场和保险机构得益于科技赋能,实现了业务管理数字化转型。其中,中国保险业在科技创新的应用实践上所进行的尝试和取得的进步,引起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

  目前,我国保险业正经历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换的重要转型升级阶段,科技是推动保险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也是推进保险业动能转换及转型升级的关键。简而言之,科技推动了保险业高质量转型升级,科技为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条件,换句话说,没有科技赋能,就难以实现保险业的高质量发展。以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保险营销冲击为例,“保持社交距离”的营销方式就倒逼了保险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科技赋能就加快了保险科技应用的水平,进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3月,中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并对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具体部署,多个省市出台“新基建”计划并规划一批“新基建”项目,重点瞄准5G、人工智能等领域。目前,作为“新基建”重点的5G网络基站建设正在加速推进,预计“十四五”期间,“新基建”建设的成效,将会极大地推动我国以5G网络建设为基础的数字技术生态及数据产业链的构建,进而数字技术赋能金融与相关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价值链融合,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将惠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金融业也将从中受益,并借助于此次科技及政策红利实现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保险科技的发展已步入科技深度赋能保险业的新阶段。在这一保险和科技深度融合的阶段,科技的运用体现在业务的各个险种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

  一方面,科技的研发和应用,将过去不可保障的风险转化为可保障的,整体风险可拆分的局部风险;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被满足的,科技运用创造的新增的潜在市场需求,可以部分化解和缓冲传统存量市场竞争的风险。

  另一方面,保险潜在市场需求为科技赋能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补上了传统保险业一维结构的短板。科技赋能将促使保险业的多样生态转化为二维结构,对接新生态中的技术研发进步,推动了保险业务流程中的定价、销售、核保、核赔四个环节均与科技密切结合,让保险的整个业务链条更为立体化。保险与科技的相互渗透,更精准的把握并激发消费者需求,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

  从具体险种看,健康险为我国保险行业增速最快的险种之一,也是技术应用最为密集的险种。一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技术创新逐渐加速改变健康险的产品结构。基于保险业务的线上化趋势,保险公司可以在产品购买、保单管理、核保理赔等流程中缩减人力,将其转为由保险科技为基础的管理系统,从而降低管理成本;二是针对投保对象,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利用基因筛查、物联网等技术,对参保人进行生活行为的干预和监测,降低发病率、增强健康管理和监测的水平,继而降低赔付支出;三是基于多维度数据的收集和整合,保险公司能够更好地了解投保对象的风险敞口,进一步完善产品设计;四是未来保险科技将为寿险发展在四方面提供技术支持:第一、保险科技赋能代理人渠道进行营销创新,由人海战术过渡到线上的专业营销、微信营销、批量获客;第二、互联网人身险渠道兴起,在为寿险用户提供多元化寿险购买渠道,并拓展寿险获客渠道的同时,进一步积累用户数据,精准了解用户寿险需求,为寿险产品的迭代和创新打牢基础;第三、智慧客服能力建设,提升寿险客户服务水平;第四、寿险行业正在向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与服务生态转型,更加关注客户的保障需求及用户体验。

  现在,面对金融科技对行业格局带来的变革,传统大型险企纷纷开始改变自身发展策略,积极融入数字化浪潮,而中小型保险公司、互联网保险公司、保险中介等多元化市场主体在不同的赛道上凭借技术助力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保险业,凭借流量和技术优势,给保险业原有的格局带来新挑战。


资料来源:周延礼.保险科技已步入深度赋能保险业的新阶段.新浪财经.2020-09-24.



第三节    中国保险IT行业概述

目前保险科技领域企业可分为三类:保险系企业,平台型企业,技术服务提供商,保险IT解决方案属于技术服务提供商。新技术赋能保险各环节,云计算,大数据、AI、区块链等技术在保险各环节已有成功落地案例,保险科技成行业发展趋势。


一、保险公司现有的IT产业链

保险产业分供给侧和需求侧,其中对于供给侧,保险公司负责产品设计、保费收取以及投保事件发生时支付赔款;服务类公司提供医疗或IT技术等支持服务;保险中介机构和上下游产业主要提供场景及产品推广销售。

我国保险行业供给侧主要包括:保险公司、中介机构、上下游产业和服务类公司。保险公司负责产品设计、保费收取以及投保事件发生时支付赔款;保险中介机构和上下游产业主要提供场景及产品推广销售;服务类公司提供医疗或IT技术等支持服务。(图14-3)














14-3   我国保险行业供给侧与需求侧

二、目前我国保险IT系统的构成

目前我国保险IT系统主要分为:核心业务系统、渠道系统、管理系统及其他。其中,核心业务系统是指支持从产品定义(包括产品定价模型定义)、报价、批改、理赔、续保、再保等全流程保险业务需求,不同险种拥有单独的核心系统,是险企的刚需系统。渠道系统则包括营销管理、银系统、呼叫中心、电子商务等子系统,主要辅助核心系统进行营销展业;管理系统包括风险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商业管理、财务管理等子系统,主要负责进行日常事务管理。总体来讲,核心业务系统占IT系统的主要部分。(图14-4















14-4   保险行业IT系统

(二)渠道系统

渠道系统包括营销管理、银保系统、呼叫中心、电子商务等子系统,主要辅助核心系统进行营销展业。(表14-1

14-1 渠道系统

系统名称

主要功能

营销管理

包括销售人员管理、佣金计算、销售回溯等功能。

银保系统

实现银行柜台代理销售保险产品,银行和保险公司通过系统互联实现在线核保、实时出单

呼叫中心

客户可以通过手机、传真、网页等方式进入呼叫中心,随时查询保险知识、保险类别、咨询投保流程等

电子商务

以移动展业平台为代表,辅助核心业务系统进行线上投保、电子签名、线上回执、线上保全及理赔等








(三)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包括风险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商业管理、财务管理等子系统,主要负责进行日常事务管理。以阿里云的保险数据中台为例,目前管理系统各功能模块可由数据中台提供支持。(图14-5
















14-5   保险行业IT管理系统


保险IT系统发展的过程是核心系统部分变薄、渠道&管理系统变厚;从后台向前台发展的过程。从供应商角度讲,保险行业的IT解决方案市场集中度较高。目前上市公司有中科软、软通动力、新致软件,易保网络在行业中也处于优势地位。它们的主营业务有所差异,中科软主要提供核心业务系统;新致软件聚焦渠道系统和管理系统;软通动力产品涵盖三种系统;易保提供核心系统和渠道系统,并着力拓展海外市场。而中科软保持着多年的龙头地位,在2020年,中科软的市场份额为42.5亿元,占总体市场的35%

三、我国保险IT的发展历程

保险IT系统发展的过程是核心系统部分变薄、渠道&管理系统变厚;从后台向前台发展的过程。

(一)代表事件

1997中国人寿引入美国科比亚的CBPS寿险综合业务系统。

1999太平洋保花费500美元建立新系统,呼叫中心系统、营销系统开始普遍使用。

2000年,泰康人寿宣布开通“泰康在线”网站以实现服务的全程网络化。

2013年,中国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保险有限公司成立。

2014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出台,明确支持保险公司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创新服务模式。

2019年,中国平安将“金融+科技”定义为核心主营业务,中国人寿发布“科技国寿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二)系统特点

1以保险产品为中心全险种、全流程的一体化系统系统较为封闭,拓展性差。

2以客户为中心业务功能组件化SOA架构,扩展性增强。

3IT与业务相融合(理念、战略、价值链)。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大量使用开源软件,可部署在云平台上。

(三)系统架构

我国保险业系统架构如图14-6所示












资料来源:新致软件招股说明书,赛迪顾问,亿欧网,智研咨询,天风证券研究所

图14-6 我国保险业系统架构

1997-2006年:各个理赔系统较为散落,没有进行模块划分,分为承保、收付、理赔、保全、客户信息等,整个系统较为封闭,拓展性差。

2007-2012年:随着技术的发展,各个业务系统逐渐组件化,形成电子商务、保单管理、客户信息、中介代理等多个子系统,拓展性较好。

2013年至今: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兴起,业务系统发生重大改变,形成后台、中台、前台的模式,大量使用开源软件,形成更加智能的服务。


(四)新技术赋能保险IT

目前保险科技领域企业可分为三类:保险系企业、平台型企业、技术服务提供商,保险IT解决方案属于技术服务提供商。新技术赋能保险各环节,云计算、大数据、AI、区块链等技术在保险各环节已有成功落地案例,保险科技成行业发展趋势。新技术赋能保险各环节如表14-2所示。

2021年,中国保险业 I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到 101.2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8.24%2020年保险I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93.5亿元,相比2019年增长率为19.11%2019年保险I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78.5亿元,相比2018年增长率为18.76%;除前述保险IT公司,蚂蚁金服2019年与人保健康合作开发了全新一代互联网保险核心业务系统,进入保险IT解决方案提供商行列。从竞争格局看,中科软、软通动力等厂商仍保持领先地位,中科软市场占有市场的33.9%

14-2  新技术赋能保险各环节


产品设计

展业营销

投保承保

核保理赔

云计算

数据收集

精算定价

客户营销

客户运营

核保

保单管理

反欺诈

出险赔付

大数据

数据收集

形态设计

客户营销

客户运营

产品报价

核保

反欺诈

出险赔付

AI

需求洞察

精算定价

客户营销

保单成交

产品报价

核保

身份核验

反欺诈

出险赔付

区块链

数据收集

形态设计

产品测试

客户营销

客户运营

核保

保单管理

身份核验

反欺诈

出险赔付
















第四节   保险科技发展趋势探讨


一、发展环境:广阔成熟

(一)监管政策

1)银保监会:银行业保险业应构建面向互联网客群的经营管理体系。2022126日,银保监会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指出,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开展个人金融产品营销和服务,拓展线上渠道,丰富服务场景,加强线上线下业务协同。构建面向互联网客群的经营管理体系,强化客户体验管理,增强线上客户需求洞察能力,推动营销、交易、服务、风控线上化智能化。

2)银保监会:积极发展产业数字金融,大力推进个人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银保监会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并提出工作目标:到2025年,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数字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广泛普及,基于数据资产和数字化技术的金融创新有序实践。数字化经营管理体系基本建成,数据治理更加健全,科技能力大幅提升,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风险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3)发改委商务部联合发文:推动深港澳地区保险市场互联互通。2022126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推动深港澳地区保险市场互联互通。积极推进保险服务中心有关工作,为已购买符合国家外汇管理政策的港澳保险产品的客户提供便利化保全、理赔等服务,推动深圳与港澳地区建立有关资金互通、市场互联机制,试点在深圳公立医院开通港澳保险直接结算服务并允许报销使用境外药品。

(二)保险业与保险科技发展相互促进

1)保险业高速增长为保险科技发展提供广空间。中国目前已经是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疫情之下,2021年,保险业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4.49万亿元,在经历行业的结构转型后重新展示出了强劲的增长潜力。根据瑞再研究院的预测,中国极有可能在2030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保险市场。庞大的保险市场为保险科技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2)保险科技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从行业整体来看,中国保险市场的马太效应越发明显,大型企业包揽了大部分的行业利润,而大多数中小型保险企业经营情况惨淡,只能在夹缝中生存。另外,中小型寿险公司过去依靠“短平快”业务提升规模的突围方式也在监管政策的引导下难以重现,在此情况下,中小型保险企业的转型需求更加迫切。近几年,保险科技为全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头部企业可以通过科技能实现降本增效进一步发掘利润增长点,中小型保险企业能够借助保险科技实现业务创新和差异化发展,帮助企业破解经营困局。

3)保险科技将成为解决行业痛点的重要驱动力。过去几十年,中国的“人口红利”为保险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保险企业大多通过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快速抢占市场实现规模扩张。随着近几年“跑马圈地”发展模式走到尽头,中国保险行业开始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迈进,而在这一转型进程中,如何解决行业内长期存在的痛点是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例如,保险销售误导、用户理赔体验差等问题都直接拉低了行业形象,从而深远地影响着行业进一步的发展,好在新兴技术的发展为保险行业带来了机遇,这也是驱动保险科技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经营主体:竞合共赢

保险科技大都是外源性技术创新,且门槛高、投入大、周期长,因此,与创业公司、科技公司等开展深度合作,成为很多保险公司提升保险服务内在价值的优选路径。同时,保险公司之间,在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也逐步由竞争转向合作,力求共同应对转型挑战与创新变革风险,共建基于保险科技的全新保险生态系统,实现共赢发展。

保险科技创新企业具备提升传统保险企业科技基础设施的潜力,在升级用户体验、数字驱动辅助决策、研发消费者反映型产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监管与行业的发展,科技企业也意识到,提升规模的最佳途径在于与传统保险企业合作,并通过其卓越的技术能力解决保险产业链中的痛点。传统保险企业意识到了保险科技蕴藏的潜力,也正逐渐与新兴保险科技创达成合作,成为保险科技领域越来越重要的参与者。

在保险科技的未来发展中,行业监管方、保险企业、保险科技公司之间的联系将会更加紧密。首先,对监管而言,保险科技的发展会导致企业存在一定“黑箱”的问题,而监管方同样需要进行监管科技建设以应对更加复杂的监管场景及时掌握行业风险状况;其次,对保险企业来说,当前限制保险科技发展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力和算法而是数据,无论是在云计算、大数据还是区块链的应用上,保险企业对数据的分享意愿和态度都是极为谨慎和保守的,而只有整合数据资源才能够使保险科技得到进一步发展;最后,对于保险科技公司而言,持续提升创新能力,不断挖掘增量市场,提供行业解决方案是核心发展目标。

三、技术应用:创新融合

1. 人工智能:打通“数据孤岛”,推动行业以开放的心态进行交流

在保险科技发展浪潮中,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快速重塑保险行业全产业链,不断拓展保险行业科技创新的边界。数据是保险创新的核心,对风险的有效识别和分散是保险业的重要基石,风险识别的基础已经从对历史风险的统计分析,发展成为通过大数据建模实现对风险的高精度、宽维度及时识别。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解决了传统保险行业长期以来存在的许多难点问题,其使用海量数据对算法模型进行训练,能够充分使用数据特征描绘客户画像,帮助保险公司智能决策;保险行业寻求更有深度的发展,需以更加开放的态度进行合作,打通“数据孤岛”,共同推进行业的进步。

2. 区块链:保险行业成为区块链应用探索的关键领域,商业化应用加速

区块链具有开放透明、不可篡改、对等互联、易于追溯等特性,可解决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难点,如区块链利用共识算法验证数据、利用分布式账本技术存储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智能合约自动执行业务流程等,因而成为众多应用场景中的重点探索领域并有可能成为较早实现突破的行业之一。在我国保险行业中,区块链应用集中于以智能合约系统减少文书工作、以区块链架构个人授权的健康数据查证;在国外,已有区块链保险产品的创新案例。

3. 保险科技:与其他金融科技的交叉会逐渐增多

保险科技从金融科技演变而来,是由底层技术的研发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互联网+”,给保险带来产品和服务创新,促进保险公司的经营模式,调整优化管理方式的转型升级。金融科技领域内消费金融等基于业务场景和客户资源可以更好地补充保险科技。

四、保险发展:创新变革

1. 保险流程方面可以实现效率变革

科技推动保险业效率变革。一是改变保险产品研发与定价模式,有效提升保险精算的水平和效率。例如,在采用基于保险科技的“退货率联动机制”定价模式后,众安在线保险公司的退货运费险较采用新技术之前,综合成本率和赔付率分别下降至92%77%。二是革新定损理赔管理模式,保险流程自动化、智能化,综合提升理赔服务和管理效率。基于物联网、图像识别、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有效应用,可对理赔案件进行智能审核、校验和处理,实现保险理赔的智能化定损和数字化核赔,确保理赔数据处理的自动化、核赔理赔的高效化和准确化。

2.保险监管方面,“强监管”成为常态化

对于保险行业而言,银保监会的合并有利于补齐监管

空白,对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治理脱离实体经济的保险“伪创新”、险资乱用、误导销售等乱象形成强有力的诊治力度,提高整体监管效果,维护行业有序进行“守正创新”,促进行业可持续性健康发展。监管科技作为新型监管方式,在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和保险科技的不断发展背景下,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在未来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监管科技将会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高速发展迅速迭代,并迅速成为监管的主流模式。

五、保险业态:重塑融合

1.产业链的重塑

保险科技并非简单的“保险+科技”,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为代表的科技应用于保险行业,推动保险产业链的重塑再造,为保险业打开新的增长空间。科技能保险,已经成为整个保险业加快商业模式变革的共识。目前人工智能等技术已介入保险核心业务流程,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成熟奠定了保险部分流程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基础,大幅提升了保险业务流程的效率,实现了更为精准的智能保。未来,保险业务自动化、智能化等创新方式必将成为保险行业竞争焦点。

保险科技领域的新兴主体和初创公司通过在核心技术、成本、管理、人才或地域方面树立独特优势,新生主体可实现对传统主体的“降维攻击”,与之进行有效竞争与挑战,甚至由此改变行业和市场格局。

2. 生态系统的融合

社会对数字技术的日益依赖不仅重塑了消费者的期望,也重新定义了各个行业之间的界限。随着传统行业边界的消失,保险公司受到平台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保险公司须认真审视自己的角色和业务模式,并评估与其他行业参与者合作的机会,了解生态系统将如何改变价值池和风险的性质。因此,通过跨行业的深度融合建立保险行业生态系统,企业在有潜力重新整合系统内的各种机遇下,迎来“行业无边界”的新时代。

拓展阅读14-6

保险科技行业观察、公司动态海外资讯

一、行业观察

蔚来豪斥5000万元成立保险经纪公司。2022124日,天眼查APP显示,近日,蔚来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保险经纪业务;保险代理业务;保险兼业代理业务等。股权穿透显示,蔚来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是由蔚来控股有限公司100%控股。

二、保险业数字化转型

1.蚂蚁保上线金选服务,称并非保险评级。在蚂蚁的网络互助平台相互宝彻底关停4天前,蚂蚁集团旗下的保险代理平台蚂蚁保,于124日开始试运行金选服务。据悉,蚂蚁保金选并非对保险产品评级,而是由蚂蚁保联合行业专家从5个维度对平台上的保险产品做综合对比,最终筛选出平台上综合竞争力前10%的优质保险产品。此前,蚂蚁财富在基金销售领域曾推出过金选服务。

2.众安保险推出首款全覆盖式网络安全保险。2022126日,众安保险正式发布首款全覆盖式网络安全保险产品(简称众安网络安全保险),为首批服务的中小微企业提供网络安全保险服务,承担并优化中小微企业的安全能力建设体系。据悉,该产品面向医疗、教育、金融等网络安全风险重点领域,为被保方提供一站式保险+科技+安全的创新保险服务模式。

三、保险科技公司动态

1.镁信健康与美年健康达成全面战略合作。近日,镁信健康与美年健康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探索在创新保险、全国化医疗服务等领域的合作,打造产业优势,从而惠及广大用户。

2.软通动力AI端云一体化产品2022春季线上发布会圆满召开。2022129日,软通动力召开AI端云一体化产品2022春季线上发布会。去年软通动力与华为云达成了在AI端云服务新业态的全面战略合作,本次发布会正是在此基础之上,双方联合创新产品的成果发布。2022年,软通动力将联合华为云持续以AI端云一体化产品及专业服务为企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创造更多价值以双方生态为支撑,发展基于AI端云一体化产品的生态伙伴,持续扩大业务市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商业体系。

四、融资信息

1.Sayata拓展A轮融资。保险经纪机构和保险公司营销服务商Sayata宣布,该公司在五个月前筹集的1700万美元的基础上,又获得了3500万美元资金,A轮融资总额为5200万美元。此次追加融资由Pitango GrowthHanaco Ventures领投,之前的投资者Team8 CapitalVertex VenturesElron VenturesOurCrowd也参与了投资。

2.Ascend获得2.8亿美元的股权和债务融资。Ascend是一家提供融资、收款和应付账款的保险支付平台,在A轮股权融资中筹集 了3000 万美元。同时,Ascend通过其由Hudson Structured Capital Management (HSCM) 支持的平台获得了2.5亿美元的债务,以为保险费贷款融资。

3.Descartes Underwriting完成1.2亿美元融资。Descartes Underwriting完成了1.2亿美元B轮融资,由Highland Europe领投,参与融资的包括EurazeoSerenaCathay InnovationBlackfin Capital Partners以及新股东Seaya VenturesMundi Ventures。该公司主要是提供涵盖所有自然灾害和新兴风险敞口的产品,其参数化保险解决方案利用结合人工智能的新数据源来挑战传统保险模式。

4.巴西保险初创公司180°Insurance 完成3140万美元融资。巴西保险初创公司180°Insurance 已完成由8VC领投的3140万美元A轮融资。DragoneerMonasheesAtlanticoQuartzNorte参与这轮融资。这家初创公司成立于2020年,通过B2B2C模式运营,为公司提供数字化销售保险的解决方案。一个例子是,该公司与停车应用程序 Zul+合作,提供一种按需保险产品,涵盖停在街上的汽车中的个人物品。

五、海外资讯

1.Pie Insurance推出即用即付计费解决方案

Pie Insurance是一家为小型企业提供工人赔偿保险的领先技术提供商,该公司宣布推出其新的即用即付计费解决方案。Pie的新投保人可以在个人工资周期内为其工人补偿保单支付费用,而无需支付初始存款。借助这种便捷的计费选项,Pie与客户及其工资单提供商合作,确保在整个保单期限内准确支付保费。

2.达信与Risilience合作,支持客户实现净零排放

全球领先的保险经纪和风险顾问达信宣布与Risilience开展新的合作,旨在支持全球客户了解气候变化风险,并根据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 (TCFD) 履行义务。使用Risilience风险平台,客户可以绘制他们实现净零的旅程,监控实现这一目标的进度,并获得可操作的洞察力。这将使它们能够根据TCFD的要求生成年度气候风险报告。

3.英国保险科技公司 Zego在欧洲扩张,瞄准200亿英镑的车队保险市场

租赁商业汽车保险公司Zego宣布了一项欧洲扩张计划,将在荷兰推出并扩大在法国的业务,同时在2022年确定其他目标地区。该公司去年成为英国第一家保险科技独角兽,将瞄准价值超过200亿英镑的欧洲车队保险市场,提供一种奖励更好、更安全驾驶的产品,让客户通过积极主动的方式在续保时节省高达 20%的保费。

资料来源:朱凯悦.零壹保险科技双周报(1.24-2.6):众安保险推出首款全覆盖式网络安全保险;镁信健康与美年健康达成全面战略合作.零壹智库.2022-02-08.https://www.01caijing.com/finds/details/310750.htm


思考与应用

一、核心概念

保险科技  人工智能  区块链  大数据  云计算  IT系统

三、思考题

1.保险科技有哪些特征?

2.推进保险行业创新发展的八大核心科技是什么?

   3.按照推进保险行业创新发展的科技方向,保险科技分为哪几类?

4.简述保险科技的意义和作用。

5.简述保险科技主体的类型。

6.保险科技产业链四大方向是什么?

7.简述目前保险科技新技术是如何能保险各环节的?

8.请分析判断保险科技的当前发展态势。

9.你认为当前保险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有哪些?保险科技主体如何实现竞合共赢?

10.在保险科技态势下,“强监管”的机遇与挑战是什么?






上一条:【拓展阅读】第15章 保险规划 下一条:【拓展阅读】13-4 西方金融监管理论的演进

关闭

地址:泰安市岱岳区凤凰路79号 山东科技大学财经学院 邮编:271000
电话:0538-3078009 技术支持:诺盾网络